大凡爱喝普洱的人,都会听说:生,不喝黄片,熟,不喝茶头。
其实,黄片和老茶头,都是做茶工艺中的副产品,喜欢的人甚喜,厌恶的人却厌。
恰好,我不是拘泥的人,喝过一些的黄片,冰岛的、班章的都喝过些。也藏了好些年的老茶头,有闲的时候会取几坨,慢慢冲泡。
十几泡下来,汤色依旧很浓郁,如琥珀一般,带着淡淡的果胶的香味,这却是一般的普洱没有的。
待汤色转淡,可取铁壶一个,放在火上慢慢煮开了,依旧可以喝好久。有时候,甚至于会拿煮多了的茶水,给女儿冲一杯随性的奶茶,女儿也喜欢。
老茶头,初初尝来,是喝不出滋味,有些些寡淡。慢慢地5~6泡下来,也许是沸水说服了顽固的茶头,滋味才慢慢出来,汤水也愈发顺滑。
其实,喝茶就是喝茶,没那么多的讲究。
有时候,就这么懒得换茶,泡一壶老茶头,可以喝一整天,不去想那些关于茶的故事,故事只是讲给人听的。
我不太喜欢不耐泡的茶,或许,这也是我因此不太喜欢金骏眉之类红茶的缘故。总觉着几泡下来,便寡淡若水,香味没了、汤色也不好看了。
如同年轻时候的爱情,初时浓烈,却瞬间变淡。
就这样,慢慢读懂了黄片和老茶头,才发现已不再年轻。其实,时间也这么慢慢说服了我们,把我们变作食古不化的顽固老头。
青梅转黄,不再酸涩。一些酸,便从此埋入心底。于是,这世上有了一种叫做“心酸”的东西。